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周恩来再次处于左右为难之中!
按照党中央的决定:在中央红军实施突围、转移中,最高“三人团”握有绝对的权力。因此,周恩来作为“三人团”中的一员,对中央红军的命运自然负有不可推诿的责任。但是,他在“三人团”中处于少数,加上不懂军事的博古唯李德之命是从,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他就是不赞成,也不会影响“三人团”形成决议。与此同时,他从失败中,尤其经历这次湘江惨败之后,逐渐从“泽东积年的经验多偏于作战,他的兴趣亦在主持战争”的认识上升华了,他不仅承认毛泽东过去在指挥红军作战方面是正确的,而且在这次红军突围转移中,毛泽东提出的战略战术思想也是正确的。另外,他敏感地觉察到了张闻天、王稼祥的立场、观点在改变,并在毛泽东的周围逐渐形成了一个反对最高“三人团”的三人核心。从此,毛泽东一人的意见就成了三人的意见。如果最高“三人团”中的博古、李德继续以所谓的多数行使否决权,并坚持他们自认为正确的既定方针不变,他周恩来何以对党负责?又何以向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三位同志交代?他就是在这种思想状态下,收到了毛泽东的建议:停止执行北出湘西的计划,改道向贵州进军。他经过审慎的思考,遂决定把这一建议提交最高“三人团”讨论。
李德有着大日耳曼民族那特有的傲慢与自负,同时在他的军事观念中还顽固地认为:最高统帅部就是一切,其他的指挥员只有执行命令的义务,绝对没有干预最高统帅部的权力。这样一来,他必然和个性极强且又有着完整的军事思想的毛泽东形同水火。久而久之,李德对毛泽东就形成了一种很难改变的成见。换言之,只要是毛泽东提的意见,他就不假思索地——几乎是本能地加以排斥、反对。因而,他刚刚听完周恩来讲述的毛泽东提出的新建议,便不无鄙夷地哼了一声,大声说道:
“毛泽东提的西出贵州的方案是错误的,没有必要进行讨论。我们必须坚持既定的北出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师的方针!”
虽说李德的言是在周恩来意料中事,但他或许是想到了这步棋事关红军的存亡,也或许是对李德这种蛮横作风的不满,他并没像往常那样,耐心地向李说明有关的情况。他在有意冷落李德的同时,又铁青着脸向博古施加压力:
“博古同志,你的意见呢?”
博古于军事是地道的门外汉,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离开李德这个拐棍就寸步难行。虽说他至今还认为,李德在红军中是最有权威的统帅。但是,他面对一个又一个的失败,尤其是湘江惨败也不能不向自己提出“为什么”?孰是孰非,他没有定见。他再一听周恩来的话音,顿感周的态度也生了倾斜。因此,他只好又转向李德,向他崇拜的军事权威求救:
“你的根据是什么呢?”
李德在军事指挥方面是典型的教条主义者,他甚至连敌变我也变这起码的常识都不懂。另外,在他的心目中,中央红军之所以遭到湘江惨败这样的下场,就是因为红军是无依托作战。换句话说:中央红军只要北出湘西,完成与红二、六军团会师,就一切完事大吉了!出于同一指导思想,他认为贵州省没有红军开辟好的根据地,中央红军到达贵州依然是无依托作战,难免再遭受新的挫折。所以,他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说道:
“一、红军必须有个家,再也不能无目的地到处流浪了;二、今后就是和国民党军队决战,也必须有个牢固的根据地。而北出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师,就是为了解决这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
博古听后,认为李德说得头头是道,句句在理,依照往常的惯例,他这位负总责的最高领导者就可拍板定案了。或许是失败太多少了几分自信,也或许感到周恩来的态度有点不对头,他沉吟片时,又转向周恩来:
“恩来,你的意见呢?”
周恩来先认真地分析了敌我双方的态势,接着又指出红军大败之后未有休整,不能再进行大的战役,最后他沉重地说道:
“就我们掌握的确切情报,蒋介石所部十万军队在湘西张网以待,我们北出湘西,就一定会陷入敌人的重兵包围,其后果则是不堪设想的!”
李德一听周恩来的主张与毛泽东的建议如出一辙,顿时就火了起来,大声责问:
“难道西出贵州就没有危险吗?只要我们一踏进贵州的地界,蒋介石还会把滇军、黔军、川军,甚至陈兵湘西的十万重兵调往贵州!”
周恩来再也不能忍耐李德如此飞扬跋扈了!但是,他所采取的态度绝不是以硬对硬,压服——实际上在这种情况下也压不服李德,而是依据孔子的教诲“大辩非辩也”的传统行事,他猝然之间表示出极大的愤怒,只见他目视远天,却不再说一句话。
在李德的心目中,周恩来是最有修养的东方人。自从他进入中央苏区,在与周共事一年多的时间里,虽然有过分歧和争论,但他从未见到周会气愤成这个样子。所以,他一时也不知该如何收场,于恍然中大口地喘着粗气。
博古与周恩来相识有年了,他也从未看到周恩来有过这样的表情。他作为政治家,知道周恩来在这盘棋上的作用。或许是出于这种政治方面的考虑,他认为周恩来不能步张闻天、王稼祥之后转到毛泽东那边去,最高“三人团”还应当保持应有的稳定与权威。于是他走到周恩来的面前,客气地说道:
“恩来,你看该怎么办呢?”
周恩来果真把眺望远方的视线收回,看着博古那副虔诚的样子,他沉吟了片时,低沉地说道:
“像这样关系红军存亡的大事,恐怕不能再由我们三人说了算!”
虽说周恩来的意见等于变相解除了最高“三人团”的绝对权力,但从某种意义上说,也为博古摘下了沉重的精神枷锁。因此,他很不情愿地点了点头。
正当这尴尬的局面无法完全打破的时候,一个通讯员骑着马急驰而来。他滚鞍下马,行过军礼,大声说道:
“报告!我先头部队已攻占通道县城。”
博古与李德听后高兴异常,但是他们一看周恩来依然驻步原地沉思的表情,遂又有些茫然。博古问道:
“恩来,你看……”
“应当命令部队在通道休整三天,”周恩来说罢看了看博古与李德的反应,接着又说,“我们应当召开会议,并请有关的同志参加,研究决定下一步红军转移的路线!”
通道位于湖南最西南方向的一个穷县城。它南接广西,西连贵州,向北走去就是红二、六军团建立的湘西根据地。从地理位置上看,是属于旧社会那种三不管的县份。早在红军抢渡湘江之前,这里的富甲豪绅就吓得不是南走广西,要么就西去贵州和云南;待到红军撤入西延和龙胜山区之后,那些只会拿着枪吓唬百姓的民团和驻军,就已做好了逃跑的准备。因此,我红军先头部队红一军团第二师奉命于十二月十一日赶到通道县城的时候,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就拿下了这座县城。十二日,为确保中央在通道召开紧急会议,“我红一军团主力和第九军团集结通道及附近地域;第三军团主力进到长安堡地域;第五、第八军团由流源、辰口、麻隆塘之线西移;野战司令部、军委纵队到达芙蓉镇”。而最高“三人团”及其他中央负责同志张闻天、毛泽东、王稼祥等也于同日进驻通道县城,并在恭城书院举行临时紧急会议。
有关这次会议的性质、名称,史家历来有不同的说法。这是因为它既不是中央政治局会议,也不是中革军委会议,但会议的参加者却是当时党和军委的主要负责人。另外,由于李德事后写的回忆录称这次会议为“飞行会议”,故史家众说不一。
虽说这次由中央负责人召开的临时紧急会议,不可能作出党的重要决议,但因为它关系着中央红军的生死存亡,故毛泽东非常重视这次会议的召开和结果。为此,他不仅做了有理有据的准备,而且还和有关与会的负责同志交换了意见。对此,时任总政宣传部联络员的罗明去看毛泽东,恰碰上了毛与张闻天在进行交谈。大意谓:
洛甫同志先谈红军通过敌人第四道封锁线时激烈战斗和渡湘江受到严重损失的情况。他说,敌人已现了我们去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意图,调集了相当大的兵力,企图包围我们,现在处境困难。今后应该怎么办?还想不出好办法。接着毛主席说:一九三三年冬第五次反“围剿”不久,生福建事变。我主张红军主力要突进到江浙地区,迫使敌人回援。这时,我们可与十九路军配合,共同打击蒋介石的进攻,趁机消灭一部分敌人,粉碎敌人的第五次“围剿”。当时你们不出兵。敌人打败了十九路军后,又回来向我们根据地“围剿”,继续采用步步为营的堡垒政策。后来我又提出红军主力向湖南中部地区前进,调动江西的敌人到湖南地区予以消灭,你们又是不听。现在我们突破敌人的第四道封锁线,受到了严重的损失,无论如何不能再照原计划去湘西与二、六军团会合了,因为敌人已经调集了五六倍的兵力,部署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企图消灭我们。我主张现在应坚决向敌人兵力比较薄弱的贵州前进,才能挽救危机,争取主动。
从罗明的回忆我们可知,这是毛泽东向张闻天讲述中央红军为什么没能打破敌人第五次“围剿”的原因所在,以及为什么必须放弃北进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师,坚决向贵州前进的原因。由此,张闻天在通道转兵问题上完全站在毛泽东的一边。
但是,李德在周恩来讲完开会宗旨之后,他就迫不及待地阐述了他力主北上与红二、六军团会师的根据。多年之后,他在回忆录中是这样记述的:
在到达黎平之前,我们举行了一次飞行会议(即在通道举行的临时紧急会议),会上讨论了以后的作战方案。在谈到原来的计划时,我提请大家考虑:是否可以让那些在平行路线追击我们的或向西面战略要地急赶的周(浑元)部和其他敌军过我们,我们自己在他们背后转向北方,与二军团建立联系。我们依靠二军团的根据地,再加上贺龙与萧克的部队,就可能在广阔的区域向敌人进攻,并在湘黔川三省交界的三角地带创建一大片苏区。
从上述李德的回忆可知:他不顾客观情况生了变化,依然是坚持北去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师的既定方针。这理所当然地遭到了毛泽东最强有力的反对。毛在论证了敌我双方的态势之后,又分外激动地说道:
“古今中外的军事家,在制订作战计划的时候,先考虑的是不被敌人消灭,然后才是消灭敌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到知己知彼。时下的彼——蒋介石所部正在湘西张网以待,其兵力又优势于我达五六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放弃北出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师的计划!”
张闻天早与毛泽东、王稼祥交换了意见,因此,毛泽东这掷地有声的言结束之后,未等李德反驳他就抢先说道:
“我再补充一点:红军自打湘江一战,士气低落,弹药不足,如果不改变北出湘西的计划,不仅等于自投罗网,而且还要和以逸待劳的强大敌人作战……”
“结果嘛,”王稼祥再也忍不住了,他替张闻天的言作了结论,“失败得比湘江之战还要惨!”
李德再也不能沉默了,他一边说:“我不同意这种意见!”一边起身走到军事地图前面,指指点点地大声说道:
“毛的结论,是过低地估计了红军的战斗力。我认为红军有能力从敌人的背后或缝隙中穿过去,继续转向北方,与红二、红六军团建立联系,与贺龙、萧克所部在广阔的地区向敌人进攻,在湘黔川交界处创建根据地!”
毛泽东表现得十分冷静,采取有理不在声高的方式,质问道:
“请问:如何从数倍于我的强大敌人中间穿过去?”
李德被问得嗫嚅了。毛泽东又不紧不慢地问道:
“再请问:我们又如何确保三万多红军不重蹈湘江之战覆辙?”
“……”
作品简介叮!特种兵养成系统以开启,宿主即将被传送到战场!请宿主做好准备!两世都是网络军事专家的李秀,(俗称键盘侠)一脸懵逼的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李云龙,听着四周...
简介关于忍界的日子有判头洛柯!一个无节操无底线的间谍,一个刷得穿越出bug的存在。佐助这么可爱一定是女孩子!三代火影不爱江山爱团藏?宇智波斑竟妄图统一忍界成为千古一帝!这一切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敬请期待今日的忍界新闻夏季霸说,本台记者洛柯将为您带来详细报道。...
一千七百多年前的科兰堡图书馆管理员,大破灭之中被冰封的双魂者珈蓝,在书籍莱安的月光照耀下,意外的从寒冰灵柩之中复苏了!这位女同学,请问这里是什么地方?星辰大6?不是科瓦雷大6吗?那请问现在是什么年代?天启1714年?不是曙光2o14年吗?咦?女同学你也是一位奥法师么?你是魔法师?那是什么?什么?火系魔法师?金系木系?这不是塑能系-元素子学派么?防护系咒法系那里去了?天啊!刚才跑过去的那个会冒烟的构装体是什么?地精蒸汽机车?难道古代的高等地精文明复苏了么?好吧,珈蓝现自己所知道世界,已经在大破灭之中被埋葬到地下等会!那岂不是说各国的金精矿秘银坑皇室宝库还有传说中巨龙秘藏都成了无主之物?拥有整个高魔时代知识的珈蓝,突然觉得生活在这个低魔时代好像也不错!小说关键词奥法重生无弹窗奥法重生txt全集下载奥法重生最新章节阅读...
苏晴因战机被击碎,魂穿成了古代农家女。在这吃不饱穿不暖到处都是天灾人祸的年代,她手握空间,凭借着一手高医术在古代也算吃喝不愁。奈何爷奶贪婪叔伯恶心,她苏晴上过战场,干过土匪,手刃过大毒枭,岂会被小小村民为难欺负?去他大爷半夜睡觉美男从天而降,差点儿没把她砸出屎,对方不光不赔钱,还讹上她?某狗男没钱,不如以身相许?...
...
(灵气复苏种田轻松)有男主!有男主!(感情戏占比较少)栖神山大门历经数载后重新打开,而某人望着山脚土地上长着的那几棵歪瓜裂枣,陷入沉思再看看那几个面色凄苦,犹如风中残叶的老弱病残呃,不然她还是回去继续沉睡吧本着偷懒的原则,某山神想着靠山吃山,打开后山就为了给那群没见过世面的村民们补补,结果却引来了一堆没见识的某些没见识满脸无语,你有见过谁家山头连棵草都是价值不菲的灵草吗某日,由于没钱修庙的某山神吃得太香,引得路人驻足围观直流口水,被营业的某山神满脸无语,吃饭有什么好看的,奇奇怪怪。后来,山脚多了一家每日飘香的小店,店里的食物稀奇古怪却引得游客争抢抢购。再后来,某日新作的牌匾挂上主殿,某山神看完之后久久不语,她在想该不该告诉村民们,这字它错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