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枫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2章 北朝开局拓跋焘(第1页)

至此,刘裕辛辛苦苦打下的后秦,算是彻底被大夏和北魏瓜分了。赫连勃勃还算幸运,赶上长安内乱,夺取关中没费多大劲。相比之下,拓跋嗣就没那么幸运,赶上人家朝野同心的时候。青州打了个寂寞,中原打出了成绩,却把拓跋嗣累病了,连年底都没撑到,就彻底安息了。

拓跋嗣在位14年,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先,柔中带刚,做事沉稳,这一点比苻坚强。其次,能文能武,知人善用,这一点比刘裕强。甚至在修长城这件事上,比秦始皇还要强,倒不是长城修的有多好,而是工头待遇比秦始皇给的好。

当年拓跋珪为了防止柔然、高车的骚扰,在边陲修建了几个堡垒,派兵驻守。到拓跋嗣手里,干脆修个长城,委托太子拓跋焘全权负责。

秦始皇修长城的时候,也派了太子扶苏去,虽然不是总负责,但去了就是老大。可惜秦始皇既不给名分,也不留遗言,白白害死了扶苏。为啥不给名分,因为扶苏性格仁慈,这个太子百姓也认,秦始皇心里也认,就是三天两头跟自己顶嘴,所以一直拖着不公开。这个决定,既害了太子,也坑了自己,偌大个秦帝国,转眼就没了。

就这教训,影响得多大,后世的皇帝稍有个头疼脑热就赶快立太子,立完太子就公布,生怕不赶趟。秦始皇这个前车之鉴,能吓坏所有皇帝。拓跋嗣也不敢大意,早早公布了拓跋焘的太子名分,还时不时地派他监国,修长城这种大工程也给他负责。

这条长城两千多里,东起赤城(今河北赤城县),西至五原(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境内)。同时对边防堡垒进行增补整合,其中着名的堡垒有六个,号称“边防六镇”。这六个军镇,从西到东依次是沃野镇(今内蒙古五原县北)、怀朔镇(今包头市固阳县西南)、武川镇(今呼和浩特市武川县西)、抚冥镇(今四子王旗东南)、柔玄镇(今兴和县东北)、怀荒镇(今河北张北县)。这六镇为啥着名,后边会专门讲。

公元423年,拓跋焘继位。这一年他才16岁,比南朝宋的刘义符还小两岁。可要论能耐,俩人的差距得用徐庶的话来形容,那就是“寒鸦配鸾凤,驽马并麒麟。”依我看,还能再加一句“懒虫对猛龙!”

这么比一点都不夸张,因为拓跋焘出生的时候就是猛龙相,他爷爷拓跋珪说的。倒不是老天配了闪电、霞光之类的奇景,拓跋焘是黄家根,不需要这些。而是拓跋焘天生异相,道武帝拓跋珪看到这孙子第一眼,就惊喜的预言“这孩子,将来肯定能让我的事业更兴旺。”这话得信,拓跋珪从小就寄人篱下,一生阅人无数,看相的本事比打仗的本事还大。

当然,其他人没这种识人的本事,只能看出拓跋焘长相奇特。之所以奇特,是因为拓跋焘是个混血儿,母亲是汉族,但没几年就去世了。拓跋焘是奶妈养大的,登基后尊奶妈为太后。

拓跋焘小名叫“佛狸伐”,好像千年修行的狐狸下界来抖威风一样,听着都奇怪,但没人知道啥意思。不过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拓跋焘肩上的责任。

拓跋焘肩负着五胡乱华到北朝的过渡,不久的将来,北方的统一将由这个长相奇特的少年来完成。这方面南朝宋抢了先,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于是北人的目光都盯向拓跋焘。

可过渡也没那么容易,不单是消灭小诸侯就算完事,还有很多方面都得转型,相当于变法,关键是得适应历史,不然准出乱子。南朝宋为这事连皇帝都砍了,没点能耐根本挑不起这个担子,可见转型的复杂程度。

概括起来,转型的重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政治和思想。思想方面从流行道家思想开始转向流行佛教思想。经济方面南边破除了土地兼并,北边从游牧转向农耕。政治方面就更明显,南边起用穷人,北边起用汉人。

当然,这些事在苻坚手里就开始运作了,但历史证明,时候未到,于是打碎了重来,又乱了几十年。等到刘裕崛起,历史才给了面子。

可刘裕属于大器晚成,北边的拓跋嗣又是个短命,或许老天故意安排,让俩人前后脚蹬腿,但事实就是这样。于是轰轰烈烈的南北朝开局就落在这两个年轻人肩上,遗憾的是,跟北朝比起来,南朝开局就有点复杂,刘裕不但留的遗产有点寒酸,而且还让大儿子刘义符搞个过渡,才在刘义隆手里进入正轨。

刘裕的遗产主要寒酸在两个方面一是没给儿子留下几个人才;二是没留下一个主导的治国思想。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屹立不倒,是因为思想的传承比较牛,而刘裕身边既没王猛,也没诸葛亮,没人帮他选这个“牛”。

春秋时期出了个百家争鸣,之后各种思想就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大秦帝国率先尝试法家思想,结果很惨。商鞅变法,把命丢了,秦始皇用法家治国,把国丢了。这都是教训,证明纯法家治国不合适,太严酷。

汉朝初期开始尝试道家思想,效果挺好,出现了文景之治。可道家治国有个弱点,自由度太大,容易内乱。前朝的齐国,皇位就被田氏抢了。汉景帝时期,也出现了“七国之乱”。后世的唐朝,那么强盛的“贞观之治”,武则天都能给他把姓改了。可见,纯道家思想治国也不太合适。

汉武帝手里,开始尝试儒、法并用,效果挺好,对外把匈奴收拾废了,对内把藩王也整残了,可就是有点烧钱,口袋折腾空了。从上到下都囊中羞涩,于是穷则思变,要么盯着钱,要么盯着权,可这儒、法都是紧箍咒,把致富的路给堵了,那就只有盯着权力。所以,汉武帝之后的朝廷越来越乱。

到了东汉,尝试儒家治国。后世的宋朝也侧重儒家治国,历史证明,儒家太好面子,表面看挺和气,但骨子里容易长寄生虫。

等到晋朝,又尝试儒、道并用,可这两种思想从春秋时期就开始吵架,根本不是一路。这两种思想搅和在一起,导致两晋乱了一百多年。

说起儒、道吵架,纯属一场误会闹的。儒家鼻祖孔子曾三次向道家鼻祖老子问学,一个虚心求教,一个诚心解惑,多好的事。可后来儒家扩张太快,一群弟子为了给儒家争个盟主之位,就想把祖师爷求学这事给扭转了,不然面子上不好看。于是徒子徒孙就去找道家吵架,最有名的就是“一毛不拔”。吵到最后才现,谁当盟主自个说了也不算,得皇帝说了算,这场风波才慢慢降温。

谁知道碰上个司马炎,正宗的老好人,谁也不得罪,两种思想并用,这就有点乱了。比如大臣上奏“皇上,这件事该怎么办?”皇上说“你自己做主。”这是道家思想,可随后皇上又补充一句“前提是得听话。”这是儒家思想。于是大臣懵了,听话就没法自己做主,自己做主就没法听话,可皇上了话,事还得干。于是一边干活一边烧香,还一边念咒语“皇上看不见,皇上看不见!”就这样糊弄了上百年,具体啥效果,看两晋历史就知道。

到刘裕这里,换个花样,打破旧世界,改造新世界。旧世界算是打破了,可新世界还没来得急改造,刘裕就挂了。临走也没留个话,具体咋改造,刘裕没说,留给儿子去解决。

喜欢两晋南北朝请大家收藏两晋南北朝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热门小说推荐
四合院:京茹,你不行了让你姐上

四合院:京茹,你不行了让你姐上

(本书没什么戾气,训禽手段也比较温和,想看暴力训禽的请移步,多女主,介意勿入)郑乾重生到了四合院,1o岁时,作为轧钢厂工程师的父亲和丰泽园大厨的母亲回老家探亲时,出了车祸,人不见了。郑乾就跟着自己的舅舅郑卫国到了四合院。郑乾在哈工大上大学时,舅舅旧疾复,死了。没两年,好哥们贾东旭也死了。临死前给郑乾寄了一封信,让四合院京茹,你不行了让你姐上...

玄门卦妃福载天下

玄门卦妃福载天下

简介关于玄门卦妃福载天下孤儿温竹青,自幼被道馆收养,玄门天赋异禀,只是三弊五缺,她缺的是命,道门上下用尽各种办法,为她续命到了十八岁,还是嗝屁了。再次醒来,穿越古代成了身世凄惨,无人疼无人爱的乡下小村姑,正要嫁给一个瘫痪残废,底下还有一串儿的孩子。呕吼,喜当娘啊,还都是熊孩子。温竹青甩手就想不干了,结果现自己只剩下一年寿命,要想活命,就要积攒功德来续命,那就勉为其难,先救了这一家子吧。等她修炼出了天眼,好家伙,这一家子不是红光环绕,就是紫气环身,要不就是青气冲天,未来都是大佬啊。她的残废丈夫更是一身的功德,温竹青厚着脸皮试着讨好丈夫,为的是蹭点功德续命。落难的战神梁正远,冷着脸拒绝莫挨老子!若干天之后,功德续到了一百岁的温竹青再不搭理他了,梁正远反而舔着脸青青,你理理我好不好?...

世间二三事

世间二三事

现代生活中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身上发生的有趣故事,文风温润亲切,读之沁人心扉。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带着系统穿九零,开局先挖自己坟

带着系统穿九零,开局先挖自己坟

简介关于带着系统穿九零,开局先挖自己坟顾子书带着薅来的金手指重生了。好消息她又活了坏消息被埋土里了,死不死就是时间问题了。最终靠着系统和好心人,出土成功。结果刚醒就现原主死的冤枉。被继姐推下水,继父一家子联合起来偷了自己的录取通知书,亲生母亲打着为她好的言论让她忍!这她能忍?该戴银手镯的戴银手镯,该唱铁窗泪的也安排上。至于她,当然是家致富把学上,探索系统一把抓。没钱,没势没地位!没关系,系统探索的物资就问谁不稀罕。她开了个杂货店,结果排队排的看不到头。你们这些买东西的能不能不要这么卷,这才凌晨五点。说的好像你不是这个点来排队的一样。白眼。我和你们可不一样,我是研究所的。得意。研究所的怎么了,后面排队去!...

极品神眼

极品神眼

赤焰盟出品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乃是每一个男人的终极目标。一个普通青年,从一个老骗子的手中得一奇异玉佩,令人惊奇的是,借助玉佩,他的双眼竟然拥有了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