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太可怕了!
刘隆几乎落荒而逃。
他才十岁,即便翻了年虚岁也才十二,而不是二十啊。即便是二十,也没有达到法定结婚年龄呀。
刘隆在前面跑,江平在后面追。
“圣上慢点,圣上慢点!”
刘隆回到前殿才心有余悸地拍拍胸口,江平一脸焦虑地悄声问他发生了什么事情。
刘隆如临大敌地说:“母后说先帝十三岁时,掖庭进了嫔妃。”
原来这事啊。
江平听完,打量一下还未到自己肩膀高的小皇帝,动了动嘴,笑说:“圣上,以后多用些骨头汤。”
虽然刘隆脸上的孩子气不多,但面容稚嫩,个子又不高,怎么看还是个孩子啊。
刘隆突然明白了江平未尽的意思,握拳锤了下江平的胳膊,道:“乱想什么呢?朕会长得很高,比你还高。”说着说着,刘隆自己就笑起来。
江平也跟着笑起来,将人送到殿内,催他赶紧洗漱睡觉。刘隆忙完,躺在床上,想起刚才与母后所言,顿感尴尬,但并不后悔。
世家之事,看起来很遥远,但稍加懈怠,一旦形成世家,至少要用二三百年的时间去消化湮没。
秦末陈胜就说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但到了魏晋南北朝就退化成“公门有公,卿门有卿”的局面,不能不让人唏嘘。
撕开魏晋风流的表象,就会发现下层百姓的痛苦与煎熬,无论是没有人身自由的部曲奴婢,还是朝不保夕的自由编户。
世家大族几乎将世间的美好都撷去了,高官厚禄、锦绣绮罗、肥美甘脂、仰慕钦羡……
百姓能落下什么呢?或许只有涸辙之鲋相濡以沫的温暖吧。
东汉是世家大族发展的滥觞,刘隆既然知道了,那就必须要做出努力。
他蓦地坐起来,江平被惊了一下也跟着起身,问:“圣上,你要起夜吗?”
刘隆摇摇头,说:“我要写一些东西。”
江平闻言起身点灯,刘隆披着大氅,抓着铜扭把砚台打开,里面墨汁凝涩。
江平伸手就要去研墨,刘隆阻止了他:“只写几个字,不必费力。”
摊开一张白纸,刘隆在上面写下“世家大族世卿世禄”八个字,仔细吹干,细心地折叠起来。
刘隆让江平把红漆匣子拿下来,自己将这张纸放在匣子里。江平将匣子锁上,重新放到柜子上。
灯又灭了。
刘隆躺下正要入睡,江平突然问了一句:“圣上,值得吗?”
江平的耳力极好,刚才皇帝与皇太后的谈话他听了七八成,自然明白皇帝写下这几字的意思。
刘隆一愣,随后明白江平说的是什么,说:“总有人要去做吧,而且如果是我去做,事半功倍。”
江平沉默了一下,说:“我会永远跟着圣上的。”
刘隆听到这里,心中一暖,寒夜和黑暗带来的孤独
和寂寥一扫而空,侧身转头对着江平的方向,道:“我比你小,你要活得长一些。”
“嗯。”江平重重道:“睡吧,不然圣上以后会长不高的。”
“哦……”
前殿的灯,暗复明,明又暗。
后殿,邓绥在刘隆走后,内心依然在激荡。她没有想到隆儿L的眼光竟然如此的敏锐和长远,更难得的是他心地仁善。
大汉何其有幸!
邓绥不是两位帝皇之间过渡的工具人,也不愿意做工具人。如今在政坛拨弄风云这么久,邓绥也有自己的政治抱负。
这一刻眼前的一切突然变得遥远,邓绥仿佛透过时间的长河,看到河那头依然有自己的痕迹。
她的心中充满了激动兴奋和豪情壮志,辗转反侧,久久不能睡着。
“陛下,你要喝水吗?”帐外陆离的声音传来。
简介关于仙武开局修成阳神东海之上,书生独占天下三分武运,坐困六十年。圣地之中,道人甲子无敌,称大逍遥风起于青萍,萧易初入天下,看人间风流!...
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笑一尘缘,一叶一菩提,梦中三千年,大梦谁先知,一梦一世界,你又是谁梦中的主角书中的故事...
前世,她另有所爱只顾着躲他,不惜顶着私奔的恶名离开他,直到被她爱的人亲手推入火海。今生,她惩治渣男,手撕白莲,步步为营,毕生的目标只是牢牢抓住他。顾长卿我媳妇温柔娴淑,我们家我说了算。众属下悄咪咪提醒搓衣板了解一下。许甜我听说咱家你说了算?顾长卿老婆说话的时候,我闭嘴。各位书友要是觉得重生甜妻在八零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作品简介一把小锁,一桩小生意手机君,你可懂点事吧,不要再拉着我陪你熬夜了,知道吗?!又一次睡过头的斐一班,把起床气一股脑儿撒在了他的手机上。千错万错都是手机...
驾驭权力,是一门高深艺术。需识大局知进退善谋略,还要懂女人。前三点是为了征服世界,最后一点,则是为了不被女人征服。仕途难,难于上青天仕途香,香满青云路。本书直接从地级市开局,不会出现主角从乡镇崛起几百章的情况。...
新婚前夜,未婚夫和闺蜜偷情私奔。她两眼一黑,抓住民政局前的男人墨总,你新娘未到,我新郎落跑,不如我们拼个婚?婚前,她说就算同床,我和你之间,也不会有什么!婚后,他说不试试看,怎么知道?...
悠悠苍天,何薄于明。千年华夏,怎能为奴。这一生先诛奸商,再杀奸贼,信任忠臣,扫清虏廷,还中华衣冠楚楚,这一生当种植新粮,创办新学,研究火器,开海收税,培养记者,组建党派,改革旧政。原来最后所有的会和教都是耶稣会搞的鬼。那么这一次七下西洋,七掠西洋。让大明龙旗,汉人贵种洒满世界。自此后五百年,朕要让汉字成为世界统一语大明末年朕崇祯皇帝朱由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