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王羲之是王导的侄子,7岁那年,父亲王旷跟刘聪干了一仗。仗打完了,人却失踪了,死活找不到人,王羲之只好投靠伯父王导。来了之后就痴迷书法,没别的爱好。
书法是东晋的特色,非常流行,遍地书法家,包括武将。流行程度远唐诗宋词,王羲之也赶时髦,从小就热衷书法。练了一手好字,也练了一个好性格比我差的善待你,比我强的鄙视你。所以高官厚禄,攀附权贵一概不会,也不屑一顾。
12岁的时候跟家人去赴宴,年龄小,辈分低,坐桌尾。设宴的是周顗,当时的品鉴专家,专门品人。他若品评谁,必成传奇人,品人很准,但常年不品。
这次宴会,周顗却罕见出手。开宴之前,人手一份特色菜,由主人亲呈。依次由近及远,由尊到卑。呈送顺序没错,可偏偏在顺序之前插了一位。
周顗无视众人,第一份端给了远在桌尾的王羲之,这一举动,让王羲之名声暴涨,麻雀变凤凰。可惜王羲之不爱虚名,就爱书法,此后更是深居浅出,谢绝应酬。
要论生活,一堆烂泥,要论书法,天下无敌。就这么个人,被郗鉴慧眼识中,招了女婿。
这个女婿,在官场上不求多出色,只求不出错。开始靠举荐,后来靠资历,竟然升到了武将,还是平生最高职位,右军将军,这种赶鸭子上架的活,王羲之自知干不了,没多久就辞掉了。但名号却留下了,时人尊称王右军。
王羲之不参与政治博弈,交往的又都是权贵,所以世事乱不乱,他都能逍遥自在,随遇而安。
五十岁的时候,一群好友搞聚会,地点选在风景美不胜收的会稽山上。几十个人围坐山溪两边饮酒作诗,画中取乐。等到酒过三巡,诗集成册,王羲之半摇半醉,在旁边的兰亭为诗集写序。一边是手握乾坤笔,一边是酣畅淋漓字,边涂边改,边思边书,一气呵成。一不小心竟成了天下第一字帖,此后再无人能够越,包括王羲之自己。
等到回家醒酒之后,再看此贴,王羲之觉得涂抹太多,就想重抄一遍,可惜抄了数次,都达不到此贴的境界,无奈只好作罢。
几年之后,王羲之厌倦了官场,坚决辞职,再不入官场。再几年之后,醉心山水之间的王羲之在山水间辞世。
王羲之能成为书法一哥,除了书法火爆的时代,走火入魔的兴趣,还有一段相对平静的环境。当时的北方,也是一个乱局,没精力跟东晋狠掐。东晋内部虽然有几次闹心的暴乱,但终究没改变大方向,要说最闹心的,就是皇帝换的太勤。王羲之一生竟然熬过了东晋五个皇帝,加上西晋的两个,总共七个皇帝。
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没干几年就换了司马绍,很快又换了司马衍。司马衍还算不错,干了十几年,可什么都没干。5岁当皇帝,见识都没长全,还怎么去决策,唯一值得称道的是,在苏峻的手里没怯场,当时只有6岁。
小皇帝不拿事,王导也不敢乱动,当时的口号是稳定压倒一切,所以王导尽量放宽政策,避免生事,无为而治。可偏偏碰到精力旺盛的国舅爷庾亮,啥事都爱管,越管事越多。
为了稳定,王导尽力周旋,可终究没庾亮精力旺盛,被活活累死了。庾亮还算仗义,后脚也跟着走了。按说两人走后,司马衍也成年了,该扛事了,可偏偏司马衍一甩手,也跟着走了。
公元342年,司马衍病逝,时年22岁。司马衍倒是有个儿子,2岁,这年龄干8小时的工作,也没法干,就把皇位传给了弟弟司马岳。
公元342年,司马岳登基,在位3年就驾崩了,比老爸司马绍还少干了一年,当然活也比司马绍干的少。司马绍灭掉王敦,稳定政局,缓和士族矛盾,干了不少事。司马岳啥也没干,最大的功劳就是给后世留了不少字帖。
公元344年,司马岳病逝,传位给2岁的儿子司马聃。
司马聃登基,就2岁,站着都没龙案高,看不见大臣,大臣也看不见他。没办法,还得母亲抱着上朝。皇太后倒是个成年人,能按时上朝,可不懂朝政,也没有吕后的野心,大小事还得大臣们拿主意。
可大臣也不给力,有主意的都躲了,就剩几个没主意的陪着玩。皇上太小,刚会说话,也没学几个字,如果只学会一个“杀”字,那大殿上这些人还不得被砍光了。所以,没几个人愿意陪小皇帝聊天,都跑去清谈了,这时的东晋,书法已经过时了,开始流行清谈,比如大名鼎鼎的谢安,就死活不愿意做官,陪着比自己大17岁的王羲之到处旅游,搞清谈。
所谓清谈,说白了就是嘴上乾坤,一张嘴,可家,可国,可天下。人生哲理、奋斗目标全在嘴上,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口吐龙珠那种快感。
清谈把有能耐的人都框走了,龙庭里就只能凑活了,不求能耐有多大,只要都是明白人就行。幸运的是大殿上都是明白人,比如皇太后的老爹,知道自己能耐不行,就死活不愿意待在朝廷,要去出镇,这一点比以前的庾亮可强多了,当然,更比越老越贪的杨骏强。
老爹不愿意干,娘家又实在没别人,于是辅政大臣里就少了皇亲国戚这一项。皇亲不来,其他人再不来就有点过分了,所以东拼西凑的拽上来三个人辅政。
司马昱代表皇族,尽心尽职,就是没啥能耐。蔡谟有多大能耐不清楚,反正三天两头请病假,就挂个名,不掺合。何充是唯一有能耐、没私心、又肯干事的人,可惜没干多久,累死了。
何充是王导的姨亲表弟,当初王导很喜欢,皇帝也很喜欢。王导私下给皇帝说“将来我死了,可以让他接替我的位置辅政。”所以何充辅政,也沿用了王导的风格,皇帝太小,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尽量“萧规曹随”,面上过得去就行,不太注重细节。
所以,何充辅政那两年也没啥大事,就干了一件有份量的事,还集体反对。何充认为,庾家世代镇守荆州,容易坐大,对朝廷形成威胁,就推荐恒温去替代。就这事,集体反对,理由是恒温能耐太大,朝廷驾驭不了,有了反心怎么办。
这想法也是整个晋朝的通病,从司马炎开始,就采用“唯亲是用”的策略,国家这么弱了,毛病还没改。何充也没大刀阔斧的“唯才是用”,就用一个能人,都这么难。
幸好何充是辅,别人反对无效。无效就出难题“荆州兵强马壮,不让位怎么办?”何充很自信“这不用朝廷操心,恒温自己能解决。”
国家要强大,就得用人才,何充这事也没办错。只可惜世事难料,对错须夷间,当年庾亮一阵瞎折腾,国家还在,这次何充认真办事,国家却丢了,这天底下的道理,谁能说的清!
喜欢两晋南北朝请大家收藏两晋南北朝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本书没什么戾气,训禽手段也比较温和,想看暴力训禽的请移步,多女主,介意勿入)郑乾重生到了四合院,1o岁时,作为轧钢厂工程师的父亲和丰泽园大厨的母亲回老家探亲时,出了车祸,人不见了。郑乾就跟着自己的舅舅郑卫国到了四合院。郑乾在哈工大上大学时,舅舅旧疾复,死了。没两年,好哥们贾东旭也死了。临死前给郑乾寄了一封信,让四合院京茹,你不行了让你姐上...
简介关于玄门卦妃福载天下孤儿温竹青,自幼被道馆收养,玄门天赋异禀,只是三弊五缺,她缺的是命,道门上下用尽各种办法,为她续命到了十八岁,还是嗝屁了。再次醒来,穿越古代成了身世凄惨,无人疼无人爱的乡下小村姑,正要嫁给一个瘫痪残废,底下还有一串儿的孩子。呕吼,喜当娘啊,还都是熊孩子。温竹青甩手就想不干了,结果现自己只剩下一年寿命,要想活命,就要积攒功德来续命,那就勉为其难,先救了这一家子吧。等她修炼出了天眼,好家伙,这一家子不是红光环绕,就是紫气环身,要不就是青气冲天,未来都是大佬啊。她的残废丈夫更是一身的功德,温竹青厚着脸皮试着讨好丈夫,为的是蹭点功德续命。落难的战神梁正远,冷着脸拒绝莫挨老子!若干天之后,功德续到了一百岁的温竹青再不搭理他了,梁正远反而舔着脸青青,你理理我好不好?...
现代生活中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身上发生的有趣故事,文风温润亲切,读之沁人心扉。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简介关于带着系统穿九零,开局先挖自己坟顾子书带着薅来的金手指重生了。好消息她又活了坏消息被埋土里了,死不死就是时间问题了。最终靠着系统和好心人,出土成功。结果刚醒就现原主死的冤枉。被继姐推下水,继父一家子联合起来偷了自己的录取通知书,亲生母亲打着为她好的言论让她忍!这她能忍?该戴银手镯的戴银手镯,该唱铁窗泪的也安排上。至于她,当然是家致富把学上,探索系统一把抓。没钱,没势没地位!没关系,系统探索的物资就问谁不稀罕。她开了个杂货店,结果排队排的看不到头。你们这些买东西的能不能不要这么卷,这才凌晨五点。说的好像你不是这个点来排队的一样。白眼。我和你们可不一样,我是研究所的。得意。研究所的怎么了,后面排队去!...
赤焰盟出品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乃是每一个男人的终极目标。一个普通青年,从一个老骗子的手中得一奇异玉佩,令人惊奇的是,借助玉佩,他的双眼竟然拥有了透...
...